中国学业规划事业的缔造者

VOLUNTARY高考志愿

< 返回

上海高校专业布局新动向:21个拟新增专业折射三大趋势

2025-10-16  阅读:60次

上海高校专业布局新动向:21个拟新增专业折射三大趋势

640.webp.png
一、新专业全景扫描

教育部2025年度本科专业申报公示显示,上海15所高校拟新增21个本科专业,涵盖人工智能、低空技术、国际治理等前沿领域。其中,华东师范大学以7个申报量居首,同济大学、上海交大等高校聚焦未来机器人、海洋智能等特色方向。

二、趋势解码:技术、战略与民生三重驱动

技术革新牵引

低空技术与工程、人工智能教育等专业占比超40%,呼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。

上海交大海洋智能与无人技术专业直指AI与海洋科技融合趋势。

国家战略适配

密码科学与技术、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等专业服务国家安全与全球治理体系构建。

东华大学、上海大学同步申报运动训练,响应体育强国战略。

社会需求响应

上海海事大学航运金融专业对接长三角航运中心建设。

华东师大计算机语言学专业填补语言智能领域人才缺口。

三、考生选择指南

关注交叉学科‌:如人工智能+教育、医学+管理等复合型专业。

追踪产业动态‌:优先选择与地方支柱产业(如上海低空经济)匹配的专业。

参考高校优势‌:结合院校特色(如同济工程学科、华师大教育学科)综合评估

战略导向与学科重构:高校专业设置的转型逻辑

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张端鸿指出,2025年拟新增专业呈现鲜明的战略新兴产业特征,低空经济、人工智能、生物育种等领域的布局,实质是高校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战略的主动响应。这种调整并非简单追逐热点,而是通过专业设置重构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培养底座,强化教育链与产业链、创新链的三维耦合。

交叉融合:学科优化的核心策略

以同济大学为例,其新增的海洋科学与技术、艺术设计学专业均采用跨学院培养模式,通过项目制教学打破学科壁垒。本科生院院长吴志军强调,这种数智化+绿色化的转型路径,赋予学生专业选择弹性与知识复合优势。上海交通大学则更聚焦产教深度融合——新设的海洋智能与无人技术专业要求毕业生直接交付智能装备原型,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零时差对接。

理性审慎:专业设置的双重约束机制

针对新专业=好就业的认知误区,同济大学樊秀娣教授提出警示:专业热度需与院校实际承载力匹配。教育部通过预申报制度建立结构性闸门,将考核重点从规模扩张转向差异化特色化发展。这一机制有效避免了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可能出现的一拥而上乱象,确保专业设置既具前瞻性又可持续。

源于2003年,成都明略深耕本行业22年


图片


专业可靠    经济实惠

2026届高考咨询,明略学业规划最低单价调低至5800元/单

1、明略办公地址: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二段16号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62栋楼(北楼)604室

2、公司网址:

http://www.mingluesd.com/

3、联系热线:

028-85460780、19938148697

4、微信联系:19938148697(下同)

图片




首页 关于我们 常见问题 保密承诺 法律声明 您对网站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联系我们